春日的西溪湿地,水草丰美,野趣盎然。恰逢2021杭州西溪花朝节,沁人花香,清澈鸟语,游人纷纷前来踏春赏花。3月31日,“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行动暨西溪湿地朱鹮回归试验启动仪式”在杭州西溪湿地举办。
朱鹮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,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素有“东方宝石”“吉祥鸟”的美誉。朱鹮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,其种群数量曾急剧下降,后经我国科研人员的多方努力,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陕西洋县发现的7只发展到目前全球5000余只。西溪湿地首次进行朱鹮回归试验
经过多年的努力,浙江朱鹮种群数量不断扩大,现总数已达到491只,但仍未摆脱濒危的状态。为此,扩大朱鹮野外种群,降低致危风险,对朱鹮的保护十分必要。
离下渚湖不远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,生态资源丰富、自然景观幽雅、文化积淀深厚,是我国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,也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、农耕湿地、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。在浙江省林业局的指导和支持下,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牵手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种群重建基地,启动西溪湿地朱鹮回归试验。
目前,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已经科学选取了8只朱鹮正在进行野化训练,双方将共同为朱鹮安家而努力。
中华水韭、长喙毛茛泽泻将携手落户西溪湿地
西溪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711种,昆虫898种,鸟类193种,发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。
在活动现场,还举行了中华水韭的回归仪式。中华水韭将携手同样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长喙毛茛泽泻,共同落户西溪湿地,这也是西溪湿地首次引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。
中华水韭是我国特有濒危水生蕨类植物,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被认为是植物界的大熊猫,是出现于数亿年前的活化石,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。中华水韭多生于没过根茎的浅水和沼泽中,对湿地生态变化的指示作用非常灵敏,对生长环境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。
长喙(huì)毛茛(gèn)泽泻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主要生长于浅水和沼泽中。
期间,西溪湿地还将种植中国特有种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普陀鹅耳枥(lì),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浙江楠、国家三级保护野生植物浙江樟等珍贵树种,同时举办2021杭州西溪花朝节、长三角湿地宣传周等各类活动。
长三角地处江海交汇地区,汇聚了我国最大的江、河、湖、海复合型湿地,在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中独具特色。71家国家湿地公园协同保护
在31日的启动仪式上,长三角“三省一市”联合发布“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行动联合宣言”,并共植“三省一市友谊树”。活动现场,市民游客还可以参观“长三角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就展”,一睹长三角地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之风采。
在同期举办的“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”上,“三省一市”围绕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行动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